湖南張家界袁家寨子-張家界頂僅存的土家山寨(湘西九宮十八寨僅存), 袁家寨子位于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是袁家界風景區范圍內唯一的一個是私人建筑,當地地主的寨子,被完整保存下來,成為旅游一大景點。還保留土家族的建筑特色,屋檐角往外斜飛,屋檐下掛著一串串玉米跟辣椒,家人民熱情好客,喜歡用自家釀制的美酒招待貴客,喝酒前還必須唱歌祝酒。所以我們進門就看到這樣一張擺滿酒的小方桌,阿妹祝酒完畢,游客每人嘗了一杯,酒精度不高,好像只有幾度吧,不難喝,沒什么感覺……土家的三大特色之前就有耳聞“趕尸、哭嫁、下蠱”,至今都是未解之謎。這是阿妹下蠱用的蠱蟲。西蘭卡普——土家族的一大特色,是出嫁的女子用各色彩線一手一手編織而成的,工藝精美,費時很長。
袁家寨子秉承著土家族建筑的特色,寨門檐角向上翹起,中間橫著“袁家寨子”的牌匾,兩側掛著大紅燈籠,寨門上掛滿了金黃色的老玉米,我們一到,就有寨子的人就吹起嗩吶、打起鼓來,非常熱鬧。
進門之后一只猛虎橫臥于前,一個孩子和一只巨猿坐在旁邊,這是土家族的圖騰,他們自古流傳信奉“以虎為父,以猿為母”。 寨子里面展示的是一些土家族的繁衍歷史、生活習性、使用物品等等,像土家族男女使用的不同的防身武器,有些奇形怪狀的,拿給我的話還真不知道怎么用嘞。
梯瑪大師所用的神器、符咒;梯瑪大師趕尸的時候所用的藥品和器具;土家姑娘下蠱所用的毒物,放蠱(就是抓回毒物,用自己的血喂養大,然后殺死晾干、硯磨成粉狀,給自己喜歡的男人服用,一但男人變心,就會全身潰爛,好恐怖)。
土家姑娘從小學習織錦、繡花;土家族最原始的磨米榨油技術;土家族釀的土家酒、做得土家姜糖、自制的土家煙、熏制的土家臘肉、采摘的土家巖耳等等,內容很豐富把土家族的特色基本全都涵蓋全了。
一間套屋之內,廳堂是擺的牌位和太師椅,側屋放著新娘乘坐的轎子,進到正屋之內只見新娘帶著頭蓋已經坐在那里候嫁了,旁邊是一個陪哭的少女。顯然是缺少一個新郎呀,導游向在場的男士發出邀請來充當一下新郎,大家笑作一團,沒太聽清說了什么反正被導游阿妹逮住了,抓上去當新郎了,導游阿妹說土家族新娘就是喜歡戴眼鏡的阿哥,大家的笑聲更大了。
我被戴上了帽子披上了大紅花,新娘的哭聲乍起,只見新娘和陪哭的少女用手帕掩著臉開始大哭。導游阿妹講說哭嫁其實是苦中帶笑,笑中帶哭。這難度還真有點大呢!哭嫁的調調很怪異再加上口音的問題,導游阿妹不得不在旁邊充當翻譯我們才能聽得出她們嘴里陣陣有詞的念著什么。一小段哭嫁之后,導游阿妹說:“我們的新郎官是不是該說點什么了?”下面的游客有的也開始起哄,大家笑聲不斷。我有些不知道該說什么了吧,導游阿妹叫我勸勸新娘,隔了一小會才聽到我小聲地說:“別哭了”,換來的是大家不絕于耳的笑聲。導游阿妹請新郎倌輕輕的將蓋頭掀起來,我的動作看起來很溫柔,慢慢的掀起紅色的蓋頭,讓大家一睹了新娘的風采,新娘子長得還挺漂亮的。我站在旁邊一直打量這土家新娘,新娘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嘿嘿,挺好玩的。袁家寨子門票:168元